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患上缺铁性贫血的呢?
1、新生儿体内的铁含量取决于血容量和血红蛋白浓度。而新生儿体内的铁含量又和血容量又和体重成正比。所以低体重儿、早产儿和多胎宝宝都要比正常宝宝更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
2、饮食性缺铁也是造成宝宝患上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如果妈妈本身患有贫血,日常饮食中铁元素摄入不足,也会营养到母乳中的铁含量,从而造成宝宝缺铁。6个月后完全母乳喂养,没有及时添加辅食也会造成宝宝体内缺铁。
3、宝宝一岁以内,生长发育特别迅速,身体内储存的铁基本上都用来补充血容量扩充了。如果有慢性失血,就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4、急性失血不超过全血总量的1/3,可不额外补充铁剂,不致发生贫血。但长期慢性失血时,铁的消耗量超过正常的1倍以上,即可造成贫血。
5、急性和慢性感染时,宝宝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好。长期呕吐和腹泻、肠炎、脂肪痢等,也会影响铁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