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妈妈发现宝宝嘴里长了小白点,有点像马牙,也有点像鹅口疮,那么究竟如何区分马牙和鹅口疮呢?
马牙和鹅口疮的分辨
马牙多是“独行侠”,不易“推掉”。鹅口疮容易长成片,容易被“推掉”。
在出生时或出生后几天内,有的小宝宝会在口腔牙龈边缘或上腭中线两旁出现单个或几个白色像芝麻大小的颗粒,一眼看去就是一个小白点,有点像牙齿,这是俗称的“马牙”。“马牙”是一种生理现象,对宝宝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马牙多是“独行侠”,单个出现,而且也不会迅速地大量出现。如果尝试去轻轻推这些小白点,你会发现它们不容易被推掉。
而鹅口疮则是属于病理性的,是小宝宝的口腔黏膜受到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症性疾病。细看宝宝的口腔,可以见到有灰白色碎粒样物附着。因为多见于新生儿,所以又被称为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与马牙比较,鹅口疮出现的位置非常不固定,可分布在口腔黏膜的各个位置。
专家表示,如果宝宝口腔黏膜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属于症状较轻的鹅口疮,但会慢慢融合成大片,而且不容易擦去。而较为严重的鹅口疮则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还可能伴有低烧、拒食、吞咽困难等情况,这些白色斑膜可以被擦去,但很快就又出现。严重的鹅口疮如没及时治疗,会导致宝宝口腔黏膜溃疡及坏死,甚至会合并身体其他部位的深部感染。
马牙和鹅口疮的处理
马牙会自行脱落,注意观察、不用处理。鹅口疮需治疗,并做口腔卫生护理
一般情况下,马牙是不用处理的,两周左右会自行脱落,年轻爸妈不需要担心。但个别大的马牙会影响到婴儿吃奶,如果宝宝哭闹得厉害,建议到医院找医生帮忙处理。发现宝宝出现马牙,家长要做的是在每次吃奶后,加强口腔清洁处理,如加喂几口温开水,每天要用软纱布包着食指用温开水帮助小宝宝清洁口腔,早晚各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是白色硬物,也有可能是过早萌出的乳牙,这种牙齿可能牙根的发育并不健全,与马牙的鉴别与处理,最好交给医生来确定。
如果家长怀疑宝宝口腔内的白点点可能是鹅口疮,要及早到医院就诊治疗。鹅口疮的发生可能跟新生儿喂养方式、垂直接触传播有关。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鹅口疮发生率为29.4%,而采用人工喂养鹅口疮发生率为70.5%,要重视母乳喂养在预防新生儿鹅口疮发生的重要性。
一方面,要预防宝宝喝奶时感染念珠菌,母乳喂养前妈妈的乳头最好先清洁;另一方面,人工喂养时食具一定要煮沸消毒,包括玩具也要注意清洗消毒;再有就是要避免大人随意用手指触摸宝宝的口腔。
鹅口疮主要以碱性药物进行局部治疗为主,因为碱性药物有抑制霉菌生长的作用。

万能编辑部出品
一本正经地说养娃辣些事